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一个承德电影人的追梦之路

时间:2021-06-17 01:47:15 来源:互联网

——记北京亚天盛世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总制片人陈久明

一个承德电影人的追梦之路

制片人陈久明

他是从承德走出去的文艺工作者,在演艺界是有口皆碑的资深制片人;从事影视工作二十多年,以敬业、专业的精神和执着、坚韧的付出,参与完成过几十部影视剧作品,实现了他追梦路上的一个个梦想。此刻,在他的心中,正编织着一个绚丽多彩的“光影承德”梦。

和合承德网记者崔梦蕾

2014年8月5日,电影《水煮金蟾》在承德举行首映式,成为承德文化界的一件盛事。此片连映数场,观众场场爆满。

10月13日,《水煮金蟾》入选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影集团等单位举办的“第18届北京放映”,并向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推广。《水煮金蟾》还先后入围了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第十届中美国际电影节、第九届巴黎中国电影节、第六届欧洲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北京青年影展等十多个电影节,在央视电影频道播映、网上播放和承德首映后,引起了专家和普通观众的由衷关注及热评,电影网播放仅仅一个月,点击量就突破了9万人次。

11月,该片被评为河北省文化精品工程奖。

这部小成本制作、反映现代农村生活的轻喜剧电影,拍摄于承德隆化,具有浓郁的承德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不仅让广大观众领略了清新的风格和接地气的表演,更让承德人记住了一个名字——陈久明。

一个执着坚定的追梦人

面前的他斯文、敦厚,给人一种春风拂面般的温暖,而眉宇间透出的则是一种沉稳与自信。

从话剧演员、影视演员、场记、制片主任、执行制片人、制片人到独立制片人;从承德话剧团、影视剧组到组建北京亚天盛世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陈久明的身后已经有了许许多多个“过去式”。把这些“过去式”连缀起来,其实就是一条步履坚定的“追梦之路”。

16岁初中毕业后,还略显青涩稚嫩的他,进入了承德话剧团。面对自己热爱的舞台和全新的工作环境,他感觉到知识的欠缺,文学、表演、艺术理论方面的书籍,从此成了他多年不离手的“宝贝”;工作之余进夜校学习,他发奋努力;为了练习发声,即使大年夜通宵未睡,也要在晨光熹微中坚持早起……1978年从河北艺术学校毕业的陈久明成为承德话剧团众多演员中的一份子。

十几年间,陈久明不仅在《万水千山》、《神秘的大佛》、《懿贵妃》、《班禅东行》等十多部话剧中担任重要角色,尽情体验舞台上角色创造的艺术追求,还在潇湘电影制片厂出品的8集电视连续剧《浴血罗霄》、江苏电视台出品的电视剧《寒星》、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人间芙蓉色》中饰主演;在河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视连续剧《纪晓岚》、北京音像出版社出品的电视连续剧《雍正皇帝》中扮演主要角色,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艺术阅历。

就在陈久明在表演的路上越走越顺畅的时候,艺术的大门把他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他为自己追梦的轮盘转了一个方向。

1989年,陈久明第一次参与策划了《财神爷》剧本并联系到拍摄资金,由河北电视台摄制为8集电视连续剧,播出后反响良好。首次尝试着担当独立制片人就取得成功,给了怀揣梦想的陈久明一个大大的惊喜。

“我现在之所以把影视制作当作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与当时那十多年的苦学和实践是分不开的”,陈久明说。

1990年,陈久明应约作为演员和场记来到北京,参与40集长篇电视剧《牛子厚与富连城》的拍摄工作。在拍摄计划中恰巧有几集戏需要在承德拍摄,该剧总制片人找到陈久明看能否帮忙联系在承德拍摄的相关事宜。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很快,陈久明就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在承德的拍摄出乎意料地顺利完成。他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做事认真仔细、为人谦和忠厚的人品,令该剧总制片人、导演十分赏识,不仅将他从场记提为该剧的代理制片主任,而且随着后来他在制片方面表现出的出色才干,还让他逐渐承担起了执行制片人兼制片主任的重担。随着对他的欣赏、信任与日递增,总制片人甚至将剧组签字权也交给了他。

经过几部剧的锻炼,陈久明作为一个出色制片人的口碑逐渐在影视圈内不胫而走,“陈久明不来不开机”成为很多剧组流传的“故事”。

在电视连续剧《天地缘》、《情在艰难岁月中》、《情系今生》、《不能没有你》,原创歌剧电影《悲怆的黎明》、大型历史戏《长河东流》等一系列影视剧中,陈久明分别担任了总策划人、监制、制片人兼制片主任等。不少合作过的导演都表示想要与他长期合作。做事认真细致、为人敦厚、责任心超强的陈久明得到22集电视连续剧《东瞧瞧西望望》剧组的高度信任,从前期策划、拍摄制作到发行全流程参与,对他整体运作影视剧的能力是一次全方位的锻炼。

丰富的制片工作经验,良好的业界口碑,众多的业内人脉资源,对影视剧整体运作的理解,使得曾经是演员的陈久明一步步从台前走到了幕后,进而成为整个剧组的灵魂。

从此,陈久明坚实地踏上了职业制片人的道路。

有人说,当制片人在片场能够说话算数,那种控制一切的感觉很好。而陈久明的切身体会则是:“真正做一个职业制片人,需要有艺术感悟,文学功底,市场经济头脑,管理用人之道,社交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本领,还需要懂得一定的法律知识,是最需要综合素质的工作,而决非是一个\"谁有钱都可以干\"的工作。”

作为制片人,要参与一部影视剧的全部制作、发行过程,首先要挑选故事买下版权,并邀请编剧写剧本,然后挑选导演和演员,之后做财务预算,挑选和搭建拍摄场地……还得有计划地进行市场推广活动。选择做制片人,就选择了没白天没黑夜的生活。

“他好像天生就是做这种细致工作的人,在机房一呆就是几天几夜,一部戏拍完就像扒了一层皮。”陈久明的爱人十分理解他的选择,一直在背后给予默默的支持,可以说是陈久明能长久坚持做这份职业的坚强后盾。

现在,资金筹集、剧本开发、组建演职人员队伍、协调事务、营销操作,才是他的职业“关键词“。每天收工后,演员卸妆休息了,陈久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查看当天拍的样片,与导演和各部门沟通,安排第二天的工作流程。全部妥当之后,留给他的往往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

从剧本策划开始,到资金、演员选择、发行、宣传……每一天马不停蹄地工作着,陈久明很累,但他从不叫苦,他说:“做制片人要对整个团队负责。”

一个有文化情怀的掌舵人

2010年,北京亚天盛世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陈久明任总裁。他说,成立自己的公司这个想法与儿子陈天衢的电影梦有关。

“非常有才华,为人谦和,艺术至上,工作严谨”,这是作家杨田林对陈天衢的印象。

从承德二中毕业,考入北京美术学院,毕业后又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的陈天衢,对艺术的理解有着很高的悟性,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酷爱读书的他,在不断积累着知识和阅历。在艺术上,他有着和父辈一样的执着和追求:不管影视圈如何纷乱,踏踏实实做自己想要做的电影,不浮躁,精心打磨经得住推敲、立得住的剧本。

儿子对电影艺术的痴情和梦想更坚定了陈久明的追梦雄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有艺术品位、有文化价值的电影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而拥有规模化影视精品制作生产能力,集影视项目(电影、电视剧、电视栏目、广告、城市、企业宣传片)投资、管理、策划、制作及发行能力的全方位一体化专业影视公司的成立,无疑为陈久明及他的团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2011年,由北京亚天盛世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全景在台湾拍摄的第一部电影《酒是故乡浓》,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2012年推荐优秀影片,入围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法国昂热电影节、长春电影节等多个电影节,被评为第17届“北京放映”展映影片。担任总监制的陈久明出手不凡。紧接着拍摄的电影《雨城故事》又一次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推荐优秀影片,入围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2014北京青年影展。2013年在云南中缅边界拍摄的战争故事片《畹町桥》上映后也获得好评,第二次在台湾台北、基隆两地拍摄的电影《基隆》也于近日在央视上映。

短短几年间,陈久明带领公司推出一批质量高、口碑好的影片,在乱花迷眼、竞争激烈的影视界稳健地打开了新局面,并步入了良性快速的发展轨道。

2014年,农村轻喜剧《水煮金蟾》的上映,更是让人们看到了陈久明深厚的制片功底。

“影片将目光对准一个村子里的各色人等,展现利益驱使下的凡人众生相,是当下国产电影中难得的趣味之作。此片介入角度新颖独特,人物性格鲜明得当,不仅具有温情中的善意,同时也具备黑色幽默的喜感,既体现了中国农村发展进程中深刻的社会矛盾,在利益追逐与得失取舍之间,道出了千百年传承下中国农民淳朴善良的宽厚品质、知足豁达的民间智慧,又聚焦了物欲横流的当下,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的主题。”在参选入围上海电影节的过程中,评委这样给予该片高度评价。

国际影评专家,来自英国的亚洲电影资讯首席影评人德瑞克·艾利给予该片特别关注:“尽管电影背景设在河北省的一个小村庄,它其实像任何一个好的寓言故事一样,适合于任何地方。片中人物或许有着种种缺点,你仍会禁不住地喜欢他们。他们让观众感受到某种少见的、属于社会大环境背景下一分子的气质。”

陈久明之所以敢于尝试农村题材的影片,源于公司成立之初就制定的不盲从、不浮躁、沉潜做事、打造精品的基本理念,作品一定要体现文化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水煮金蟾》总制片人,陈久明对打造一部特色鲜明、清新质朴、给人温暖向上力量的新型农村题材电影充满信心,他带领创作团队通过认真、细致,不厌其烦打磨剧本、发挥青年人才的作用等努力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一直刻苦研究电影理论及进行电影剧本创作的80后编剧陈天衢,在进行深入分析后,对前期剧本几乎做了颠覆性的重新再创作,深入挖掘主题思想,重新结构剧本框架,精心编织人物关系,深入刻画人物性格,使人物更加生动、立体和丰满,增强了故事的戏剧冲突,用现代年轻人的独特视角,用电影独特的画面语言,以幽默、诙谐的喜剧方式,使剧本充满了灵气。为了将剧本写得更加扎实和饱满,他率领主创团队反复讨论、分析、论证,到当地农村实际勘景,了解当今农民的生活现状,捕捉真实生动、反映人物性格的生活细节。作为父亲,陈久明对儿子的表现深感欣慰。

这些年,影视剧创作中,“大题材、大人物、大事件”似乎成了一种时尚,观众看多了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因其离老百姓生活太远。而更多的普通人关注的还是他们当下的生活,是“现在进行时”的人生命运。观赏以当下小人物的命运折射社会万象的影视作品,已成了众多观众的一种奢望。

在《水煮金蟾》中,创作没有大起大落的大手笔,却抓取了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再现了生活的真实。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却举重若轻,它拷问的是当今整个社会的良知,追问的是今天这个社会的人生价值。这部作品的成功,更加坚定了陈久明对于这种创作精神的引领。陈久明说:“要想做一名优秀的制片人,除了要有市场经济头脑,还要有艺术感悟,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艺术追求。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拍片子是想要干什么,要给观众什么。要吸引观众,和观众产生情感的互动,就需要提高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影视剧在吸引力、影响力外,还要有社会和文化的价值。特别是对价值观念、审美趣味、人生智慧的梳理、审视、整合和建构,这样才能创作出让观众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念的影视作品和文化品牌。”

有意识地通过艺术表达来传递主流价值精神,是陈久明不会更改的初衷和追求,他对制片人定位和价值的深刻思考和执着践行,体现在了他的每一部作品中。

一个有情义的“光影承德”梦

一次去北影办事,在门口看到一辆承德车牌的车停在那里,陈久明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还有事呢,快走吧。”同事催促着,“等一下、等一下。”这时车主人正好出来,“你是承德的?我也是承德的”。于是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就此成为了好朋友。

“到北京二十多年了,一看到承德的冀H车牌,即使我正在开着车,也忍不住还要回头看几眼,在北京遇到承德的车都感到特别的亲切。”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作为土生土长的承德人,故乡同样在陈久明的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电影《水煮金蟾》选定承德作为拍摄地之前,陈久明已经与广西某地谈好了各种合作事宜,当承德作家杨田林找到陈久明时,他们一拍即合,“在外面拍不如回家拍。”陈久明顶着“毁约”的责任,带着他的全班人马,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承德。经过反复考察、修改剧本,一部体现承德当下农村风情的影片由此应运而生。

“多年以前就想在承德拍戏,拍承德的戏。”陈久明的语气里透着真诚,更有着一丝急切。

将故乡承德本地的元素更多地糅到他制作的影片里,向全国、向世界展示承德的文化、风情、历史之美,让更多人了解承德,是陈久明一直以来的心愿。

目前,陈天衢正在着手创作的两部反映承德人生活的现代都市喜剧片《房囧》、《陈幸福》,按计划将于明年开机,影片将全部在承德拍摄;另一部反映海峡两岸的电影《唯一的爱》也将把承德与台湾连结在一起。

“能在承德找演员就一定用承德的人来演,让承德人演承德的事,将来还要用承德人来担任主演。”陈久明说:“家乡情结在我的心里很重很重,我会用我的努力、我的方式,为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

坚持做影视这一行,陈久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他仍然在不断地追求,他对自己还有着更高的要求,也许不断的追求才是他真正的人生风标。

有目标,有方向,陈久明和他的团队一直在追梦的路上。

陈久明默默地做着他的幕后,做着他的制片人,做着很多“追梦人”的伯乐。认真严谨地经营着他的北京亚天盛世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也就是这个一直在追梦路上的承德汉子,一直用坚持和努力诠释着自己对梦想的信仰。相信未来的日子,更多的影视剧将会讲述承德故事、打上承德印记、传递承德形象。

如今,陈久明风头正健,因为他的梦想,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