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民俗 >

四川高校外籍师生“邂逅”传统非遗 与古蜀文明“面对面”

时间:2022-07-16 11:19: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汉7月15日电 题:四川高校外籍师生“邂逅”传统非遗与古蜀文明“面对面”

记者 岳依桐

沿着画好的线条小心翼翼剪下最后一刀,四川农业大学学生、来自津巴布韦共和国的伟安展开手中红纸,艳丽的“花朵”随之绽放。看着自己的第一幅剪纸作品,伟安露出惊喜的笑容,而她的胸前,还别着一枚橙黄相间、“新鲜出炉”的自制绳编胸针。

四川高校外籍师生“邂逅”传统非遗 与古蜀文明“面对面”德勒韦斯(右)正在欣赏青铜大立人像。陈选斌 摄

近日,跟随首期“文化中国·锦绣四川——高校外籍师生巴蜀文化品悟之旅”活动,来自四川13所高校的26个国家的48名外籍师生走进成都、德阳,与中国传统非遗浪漫“邂逅”,并“面对面”感悟古蜀文明。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中国传统非遗项目,剪纸和绳编都很有意思,但并不容易,手上的动作需要很精确。”伟安笑道,中国在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效令人赞赏,期待未来能参与更多类似的活动。“留学期间,我想多走出校园,与中国民众交流交往,相信他们能帮助我更好地体验丰富、有趣的中国文化。”

四川高校外籍师生“邂逅”传统非遗 与古蜀文明“面对面”外籍师生体验创作绵竹年画。刘忠俊 摄

画工落于纸上的细腻笔触、民房外色彩鲜艳的年画墙绘、各式各样的年画文创产品、外籍师生学习年画的过程……在德阳绵竹市年画村,成都中医药大学巴基斯坦籍学生王冠君认真用镜头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年画的内容结合了中国人的实际生活和想象力,对比强烈的色彩也有不同寓意,这些内容非常有意思,一定能受到全球网友的喜爱。”

四川高校外籍师生“邂逅”传统非遗 与古蜀文明“面对面”王冠君用镜头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陈选斌 摄

成为一名视频博主3个月来,王冠君发布了近30个视频,内容包括大学生活、四川美食、美景、传统文化等。他说,这些视频不仅能够保存他在四川留学的美好记忆,也能让更多人看到真实的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我拍摄了此行的所有行程,每天都会发布一条视频,希望有更多人通过我的镜头,爱上四川,爱上中国。”

四川高校外籍师生“邂逅”传统非遗 与古蜀文明“面对面”外籍师生体验三星堆考古盲盒“发掘”。刘忠俊 摄

除了体验传统非遗之美外,外籍师生一行还在三星堆博物馆与古蜀文明进行了跨越千年时光的“对话”。黄金面具、青铜神树、青铜人头像、青铜扭头跪坐人像、黄金权杖等文物在收获连连赞叹的同时,还占据外籍师生朋友圈“C位”,面向全球“重磅”出道。

四川高校外籍师生“邂逅”传统非遗 与古蜀文明“面对面”德勒韦斯用相机记录三星堆博物馆特色文物。陈选斌 摄

“三星堆造型别致、工艺精湛的青铜器和金器让我眼前一亮,带给我的震撼不亚于兵马俑,尤其是通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像,它神秘的造型和眼神一下就‘抓住’了我。”四川师范大学德国籍教授德勒韦斯说,未来他还会带着家人重回三星堆,“一起看看独一无二的古蜀文明。”

四川高校外籍师生“邂逅”传统非遗 与古蜀文明“面对面”奕晓龙展示自己从盲盒中“发掘”出的黄金面具。陈选斌 摄

三星堆考古盲盒挖掘体验活动让西南民族大学学生、来自喀麦隆共和国的奕晓龙兴奋不已。他拿着自己“发掘”的黄金面具向周围人展示,笑容满面。“这种体验活动很好玩,也让我更加了解黄金面具的背景和文化意义。”自称“中国文化粉丝”的奕晓龙开怀道,参加此次文化品悟之旅,让他过去从网络和书本上了解的知识更加立体、生动。“理论基础加上实践经验,相信未来我能更好地理解、学习中华文化。”(完)

【编辑:田博群】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