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在我的城市里遇见汉字(有故事的汉字)

时间:2021-09-17 11:19:0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当今不少外国城市,汉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除了唐人街和中餐厅,汉字还出现在都市黄金地段,出现在机场和流动的交通工具上,出现在博物馆和艺术展区中,甚至出现在设计的潮流元素中……日前,在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汉字风景:在我的城市里遇见汉字”短视频征集活动中,来自30余个外国城市的中文爱好者和学习者,用视频记录下了自己城市中的汉字景观。这些汉字的背后是一个个文化交融的故事。

火山岛上的汉字风景

在遥远的佛得角,一位青年用微薄的力量和有限的资源,教授中文与中国文化,努力实现自己的中文教师梦。

他叫鲁本·安德雷德,中文名叫“龙勇生”,意为“一条勇敢面对生活的海上蛟龙”。佛得角资源相对匮乏,交通不是很方便,有的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佛得角。

2016年,龙勇生开始学习中文并获得赴中国访问留学的机会。在中国学习期间,他着迷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并立志成为一名中文教师。

2020年7月,龙勇生与相恋多年的女友(福古岛人)结婚了。为了爱人,他离开家乡佛得角圣地亚哥岛,来到福古岛生活。“福古”在当地语言中是“火”的意思。龙勇生的中文教师梦与火一样炙热。他是福古岛上唯一会说中文、会写汉字的佛得角人,便利用自身语言和当地课堂管理优势,在社区从事中文教学,教授中国音乐、舞蹈、武术等,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2020年底,龙勇生的线下中文教学不得不按下了暂停键。他在社交媒体上开设了中文学习小组,为当地学生免费讲授中文。没有教具,龙勇生自制汉字字卡和汉语拼音卡片;网络费用高,学生无法采用视频连线,但打电话是免费的,他就通过电话给学生讲授知识点。

“我希望通过教授当地人中文,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学习这门语言,帮助他们树立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良好印象。”龙勇生说。

中文学习打开了龙勇生这位佛得角青年了解中国、放眼世界的窗口;中文教学成为他联结两国友谊、实现自我价值的纽带。

“跟着我学汉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每天,龙勇生会穿着印有中文的T恤行走在火山岛的海岸线,成为那里的一道汉字风景。

链 接

“汉字风景:在我的城市里遇见汉字”项目是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短视频征集活动,旨在通过视频创作的方式,激发各国民众观察和感知他们生活环境中的汉字,讲述世界各地公共空间中出现的汉字故事,以及背后一个个感人、新奇、有趣又令人难忘的文化交融的故事。

中欧班列上移动的汉字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研究中国经济方向的学生海洋,已经学习中文好几年了。在每天去学校的路上,他都能看到德国鲁尔区的交通大动脉——40号高速公路上有各种大货车拉着来自中国的集装箱,上面清楚地标有汉字。

鲁尔区是欧洲重要的工业区,这里有着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口杜伊斯堡港,汇聚了很多通过中欧班列到达德国的集装箱。

2011年3月,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从重庆出发,顺利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开创了中欧班列发展的历史。在过去10年中,这些带着汉字的集装箱,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移动风景线。

随着汽笛声响,一辆满载中国货物的火车驶进中欧班列火车站。巨大的集装箱上印着“行千里,致广大”几个汉字。海洋经过查询和学习,了解到有一种表述是“千里为重,广大为庆”,同时寓意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忘初心,志存高远。

这些集装箱通过中欧班列到达杜伊斯堡,然后被分派到德国,甚至欧洲各地,使得当地人足不出户就能收到中国产品。这些带着汉字的集装箱,大大方便了欧洲民众的生活。如今,这条通道蓬勃发展,不断增长的货运需求也将中国和欧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中欧班列上移动的汉字,不仅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别样风景,而且生动地诠释了“美美与共”的美好理念。

“字”游哈瓦那

古巴和中国的距离既远又近,远在地理距离,近在心理距离。170多年前,随着第一批华人踏上这片土地,这里便与遥远的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漫步哈瓦那街头,不难找到汉字的印记。在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城里,能看到古香古色的“华人街”牌坊、街道指示牌“龙的路线”、墙面斑驳的中国武馆、各式各样的中餐馆,印着中国标识的公交车和旅游大巴。这些标牌上的汉字有的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有的是近几年才出现。

或许在“中国城”里见到汉字并不稀奇,但能看到用活字排版的中文报纸就很难得了。那些穿越时光的活字排版工具,包括印刷机、字盘、汉字模具,充满了历史气息。

古巴街头招牌上的汉字还融进当地华裔艺术家的创作中,成为艺术作品中的常见元素。

邝美云(Flora Fong)是古巴当代最有名的画家之一。她的画作继承了古巴画家擅于色彩运用的传统,同时还吸收了中国书画的意蕴和审美情趣,将中国书法美学和加勒比海风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她的油画中,经常能看到汉字“人”。她认为把“人”字放到自然风景油画中,是一种本质的体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古巴,还有许许多多华人和邝美云一样,他们在适应本土文化的同时,不忘自己的根,在互相融合中实现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无论是街头的汉字标识,场馆里的中文书籍和报纸,还是融合于艺术作品的汉字元素,都是一种文化符号、一道风景,是联结中国和古巴两国友谊的纽带。它们历久弥新,见证了多元文明的交融。

博物馆里的汉字

苏春是一名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从事中文教学的老师。课余时间,她喜欢参观各地的博物馆,不过她没有学过俄语,每次看展品的俄语说明只能连蒙带猜。

有一天,苏春走进乌拉尔地质博物馆参观,这里展示着许多俄罗斯的特产矿物质与古化石。在博物馆的一层大厅,树立着“镇馆之宝”——俄罗斯最大的单晶体矿石“水晶之王”,可当地人却管它叫做“小宝贝儿”。

苏春发现,这里竟有不少与中国相关的元素,例如,三楼的展厅展示了北京大学采集的矿物样本,这些样本为俄罗斯科研人员进行矿物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四楼古代化石展厅保存着许多古代化石。正当博物馆工作人员热情地用俄语向游客介绍一块螺旋形化石时,苏春发现这件展品有一份中英文说明。她欣喜万分,仔细阅读,却发现这份中文说明读起来晦涩难懂。苏春找到博物馆馆长,请教这份说明上的内容。

苏春好奇为什么会有一张中文说明,馆长解释道,因为这个展品是在乌拉尔山脉地质层下发现的古老化石,也是馆里最珍贵的藏品之一,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游客知道它。

“可是我看不懂说明上的内容,这个是海螺吗?”苏春表达了她的疑惑。

“不不不!这是旋齿鲨鱼牙齿的化石,乌拉尔山脉位于亚欧大陆的交界处,数亿年前这里曾是海洋。您看不懂这些中文吗?我想,这可能是因为这段中文说明是用网络软件翻译的。”馆长恍然大悟。

苏春提出可以帮助博物馆将这段化石的说明文字翻译成中文,馆长表示非常感谢。

一周后,乌拉尔地质博物馆的古化石橱窗里,替换上了更新后的中文说明:“已灭绝的旋齿鲨属于尤金齿目全头类,是鲨鱼家族的软骨鱼纲……”

语言是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钥匙。当越来越多用词准确、使用规范的中文翻译出现在叶卡捷琳堡的博物馆里时,必将会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帮助彼此更好地了解对方的历史和文化。

玛哈沙拉坎的“麻辣”文化

位于泰国东北部的玛哈沙拉坎保留着独特的文化特征。它既不是旅游胜地,也不是华人聚集地,日常生活中很难见到中文标识。当地人开朗热情、乐天活泼,他们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十分认同自己的文化。

正因为如此,玛哈沙拉坎城里一家招牌上写着“麻辣之王”几个汉字的饭馆显得尤为醒目。

什么是“麻辣”呢?是火锅吗?

短视频“麻辣沙拉坎”给出了解释——“麻辣”是当地人对烧烤的称呼。烧烤随着云南、广西新一代华人移民传入泰国,口味麻辣。又因为在泰语中,“烧烤”二字难以拼读,当地人便取它的味道“麻辣”代指。麻辣,双唇开合之间,发音可以准确无误。

麻辣小店生意很好,每天都有许多人慕名前来品尝美食。白天烈日炎炎,白烟腾起,老人们就着糯米饭吃烤肉;夜晚月光如水,年轻人邀上三五好友,享受美味,畅聊人生。其实,泰国也有自己的烧烤,但口味偏酸甜。老一辈人仍非常喜欢传统口味,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越来越爱“麻辣”了。

文化交流,美食先行。玛哈沙拉坎街头的“麻辣”二字正是一道独特的汉字风景,更是中泰两国美食文化交融的映射。

(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佛得角大学、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对本版文章亦有贡献。)

(本文配图除署名外,均为“汉字风景:在我的城市里遇见汉字”短视频截图。) 【编辑:岳川】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