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七旬乡村古建“守护人”的希望:“活化古村”传承文化根脉

时间:2021-08-30 14:19: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吕梁8月30日电 题:七旬乡村古建“守护人”的希望:“活化古村”传承文化根脉

作者 高瑞峰 任建伟

“守着这十几处宅院,已有20年了。”70岁的吴守礼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记录着时代变迁和家族兴衰的故事。

山西省交口县西庄村,这个先后获评“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村庄,10余座明清古建筑院落依自然地形紧凑排布,斗拱、墀头、挂落、雀替、牌匾、抱头门墩等随处可见。

“明代末年,先祖迁居于此,从小买卖起家,至清代中期,吴氏家族兴起,经营绸缎、布匹、铁货、茶叶、瓷器、食盐等。”吴守礼介绍,其时,“德胜号”“福庆长”“一香居”等吴家商号遍布天津、内蒙古、宁夏等地,号称“三十里一铺,六十里一驿,日进白银五百两”。

七旬乡村古建“守护人”的希望:“活化古村”传承文化根脉山西省交口县西庄村,70岁的吴守礼守护吴氏民居明清古建筑院落20年。高瑞峰 摄

发达后的吴氏在西庄村大兴土木,陆续建起了“守约堂”“宁善堂”“清源堂”“回音堂”“五福堂”“怀德堂”“裕德堂”“树德堂”“麟德堂”“五福堂”等院落,及避暑山庄、祠堂、文笔塔、魁星楼、关公庙等建筑。

现存的吴氏宅院,为二进、三进四合院窑洞出檐式建筑,以砖砌锢窑为主,部分结合砖木结构房屋组成窑上房。在空间布局上,以中轴线建立长幼、辈份、尊卑有别的居住秩序,体现着中国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关系和传统伦理思想。

西庄村地处晋西黄土高原与晋中盆地衔接处,吴氏宅院既有晋西丘陵沟壑区民居风格,又具有晋中盆地深宅大院的特点,其将山地窑洞与合院砖木结构建筑融为一体。每个院落自成一体,亦可通过偏门、夹巷、台阶、扶壁与旁院相连。

各处院落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多为八仙过海、二十四孝、香炉供器、琴棋书画等民间典故,及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文化。吴守礼说,“小时候各个院子里砖雕、木雕、石雕非常多,经年累月有自然损坏的,也有被偷盗的,包括挂落、牌匾、门墩等,丢了很多。”

七旬乡村古建“守护人”的希望:“活化古村”传承文化根脉山西省交口县西庄村,吴氏民居明清古建筑院落。高瑞峰 摄

“除‘麟厚堂’保存相对较好外,不少院子已破烂不堪,祖上传下来东西,不能眼看着流失、破败了。”吴守礼在守护吴氏宅院的同时,20年来,四处奔走寻找失物、呼吁修缮。

2020年,西庄村投资400余万元对“麟厚堂”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着手争取资金对其余院落进行修缮保护。行走在村内石板或青砖铺成的街巷,透过一座座的高门大院,依稀可辨其曾经的辉煌。

七旬乡村古建“守护人”的希望:“活化古村”传承文化根脉山西省交口县西庄村,先后获评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高瑞峰 摄

“常有人慕名前来参观,近几年尤其多。”吴守礼说,这一座座宅院是吴氏家族兴衰的见证,也是晋商发家兴业的历史见证。“2万多平方米的‘吴家大院’,是先人留给西庄村的宝藏。后人有责任修缮好、利用好,传承下去。”(完)

【编辑:朱延静】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