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从《北京欢迎你》到《致敬勇士》 小柯:我用音乐与奥运对话

时间:2022-01-31 17:19: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30日电(李翔)北京冬奥会举办在即,近期北京冬奥组委公布了多首2022北京冬奥优秀歌曲,其中由创作2008年《北京欢迎你》的著名音乐人小柯再次操刀创作的《致敬勇士》成为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仪式推广歌曲。对于为何时隔14年再次操刀创作奥运歌曲,日前,小柯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的专访。

记者:2008年的《北京欢迎你》成为了华人广为流传的一首奥运歌曲,您当时处于什么契机创作这首歌的?

小柯:其实我跟奥运歌曲的缘分是从2004年就开始了,当时北京广播电台找到我要做一张专辑《北京的声音》,我们录了很多北京有特色的声音,比如说鸽哨、早晨扫地的声音、唱戏的声音,还有在北京的名胜古迹采集的声音全都汇总到一起。到2008年创作《北京欢迎你》的时候,这些声音素材就被用到了这首歌的开头部分。

后来到2008年春节前后,北京奥组委的王平久找到我,告诉我要征集奥运推广歌曲,希望我能创作一首。我问创作方向是什么,他说就写“北京欢迎你”这五个字,只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要求中国人民都爱唱,我刚开始觉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记者: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小柯:主要是众口难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中国这么大,有这么多人,大家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背景和家庭背景。思考许久之后,我觉得创作要从中国人共性出发,因为我相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是有民族共性的,是有血脉共性的。

记者:当时看来很难完成的任务,现在看却成为了现实,老百姓几乎人人都会哼唱几句,现在又如何看待这首歌的成功?

小柯:现在看来很简单,就是它还是写成了我希望的样子,并且也达到了我的预期。其实《北京欢迎你》这首歌在专业上是用纯五声调写的,而用五声调式写歌特别容易写成民族小调。但我又不能把它写成民族小调,所以我在旋律上用了一些比较大胆的手段处理,才使得这首歌成为一个很大气的作品。

在我理解,音乐作品其实就是你想说的话,我原来的一些具有文艺性的音乐作品,可能只是我对同学、同事和身边朋友说的话,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算是我跟所有人说了一次话。

记者:2022年,北京又一次进入奥运时间,我们看到您再次为奥运创作了歌曲《致敬勇士》,这次又是什么契机为奥运写歌?

小柯:其实一开始我是打退堂鼓的,因为我觉得时代变了,相较于2008年已经过去快14年了,环境不一样了,听众也不一样了,甚至大家审美都不一样了。

2008年那会儿奥组委征集了好多首歌,分门别类其实就是两类歌,一类类似于《hand in hand》,一类类似于《we are the champions》,因为这两种类型都是大伙印象中的体育歌曲的样子,后来甚至《hand in hand》的原始作者也来写了一首《forever friend》。在我看来,大家是捂在那个圈子里了,因此我会有其他不同的想法,我跳离固定思维,用另外一种完全的不同的方式去写。

但今年的北京冬奥会我却从创作上自我限制很多,因为《北京欢迎你》这首歌已经有了,而且很多人也在模仿这个歌,那我该用什么方法跳出固定思维呢?

思考后,我想这一次奥运歌曲的创作,我干脆回归到一个纯体育歌曲的本质上来,不用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用真情实感去写。

记者:这首歌现在成为了本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仪式推广歌曲,你怎么看?

小柯:这首歌就是给运动员们写的。我写的时候,反复看了很多冬奥的素材,发现冬奥选手大多数都是自己和自己比拼。相对夏奥来说,他们是一群在孤单中创造奇迹的人。因此我形容这首歌是在素描这群可敬的运动员,这是我有感而发的表达。

记者:从歌曲维度来说,您觉得从《北京欢迎你》到《致敬勇士》,创作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

小柯:不变的是真情实感的创作,我创作歌曲的核心就是玩真的,这是我认为需要保持的珍贵品质。写歌的时候要敢于去讲真话,敢于吐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因为怕丢人,太顾及面子,而变得虚假。

无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都像一个盛大的节日一样令人期待和享受。奥运会是凝结所有华人的纽带。因为疫情成为本届冬奥的最大障碍,才更需要更多的勇士和勇气的出现。

《致敬勇士》里最后一句歌词是“破冰向前”,其实这四个字是我最后加上去的,我觉得这四个字包含了我们面对这个时代的态度。(完) 【编辑:上官云】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