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清明:气清景明万物显

时间:2022-04-05 08:19:05 来源:光明日报

【节气里的韵味中国】

一提起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人们便会想起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令往还,诗诵千年;岁岁不绝,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的节令。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杰出代表,它不仅对农业生产有着指导作用,还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观念。节气以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顺时针旋转一圈,即为一年,当斗柄指向“乙位”时则为清明。故《淮南子》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节也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是反映物候变化最为显著的节气之一。它有三候:“一候,桐始华”,意为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二候,田鼠化为鹌”,意为阳气渐盛,田鼠回穴,百鸟活动;“三候,虹始见”,意为节令多雨,彩虹出现。故清明一到,大地就像吹响了万物复苏和繁荣的号角,阳光明媚、雨水充足,草木萌动、鸟鸣虫唱,春和景明、万物生长,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南方地区气候开始变暖,而北方地区则开始断雪,因此农谚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说。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它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内容,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由于清明节在传承过程中融合了寒食节的习俗,至今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节日期间寒食冷餐的习惯。但是到了宋元时期,清明节的地位上升很快并直接取代了寒食节。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礼俗主题。因此,它既是一个饮水思源、缅怀祖先的肃穆节日,也是一段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欢乐时光。

清明来临,草长莺飞,万物欣荣,正是郊游赏春的大好时节。于是人们呼朋引伴,踏青郊游,徜徉在春风里。故程颢《郊行即事》诗云:“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除了踏青郊游,全国各地还有拔河、荡秋千、打马球、植树、斗鸡、插柳、放风筝等一系列民俗和游春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古时清明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以此健身。

清明更是中华民族最肃穆盛大的祭祖大节,节期很长,10日前和8日后皆可扫墓祭祀,有的地方甚至长达一月。《岁时杂记》曾载古人祭祖盛况:“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梦粱录》亦载:每逢清明“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到了今天,每逢清明,人们无论身处何方,依然会回乡扫墓祭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饮水思源的人文精神,不仅弘扬了孝道亲情、唤醒了家族记忆,还可促进家庭成员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如果说,清明在诗里,所以才有了李商隐、杜牧的名句;清明在画里,所以才有了张择端、张岱的佳构;清明在春风里,所以才有了万物的吐故纳新和人们的春心萌动;清明在人们的思念里,所以才有了慎终追远的礼敬祖先。

那么,在笔者的故乡四川都江堰,清明则在一江春水里,所以才有了源远流长的都江堰放水节。巴蜀大地的清明也因此被赋予了更为独特的寓意,它不仅是自然节令和民俗活动,还有农事生产的重要内容,人们祭祀的也不仅是自己的祖先,也包括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创建者李冰。

都江堰之所以能费省效宏、长盛不衰,持续造福天府之国,就在于两千多年来,它保持了严格的岁修制度。每到冬天枯水季节,人们在渠首用特有的“杩槎截流法”筑成临时围堰,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修内江时拦水入外江。清明正逢春耕农忙时节,内江灌区需水灌溉,于是便在渠首鱼嘴处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然后砍开拦河杩槎,放水流入灌渠,都江堰放水节也因此而得名,并于唐宋时期渐成规制。

古时,都江堰放水节一般由总督、巡抚等省级和成都市级官员担任主祭官,主持大典,清明前一天,主祭人员先到郫都区望丛祠祭祀古蜀国王望帝和丛帝。清明当天,规模浩大的仪仗队抬着祭品由鼓乐前导,主祭官率众人出玉垒关先到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颂歌、献花、献帛、献爵、献食。然后来到鱼嘴参加放水仪式,主持者一声号令,“咚、咚、咚”三声礼炮,身强力壮的堰工奋力砍断鱼嘴前阻断内江的杩槎上的绳索。河滩上众人用力拉绳,杩槎解体倒下,一江春江水奔流而出,流向广袤的成都平原。堰工们一边吼着开水号子,一边手执竹竿向水头打几下,告诉江水:“不要打坏良田,不要冲毁桥堰,安流顺轨,为民造福。”年轻人拼命沿江奔跑,欢呼雀跃,不断用小石子向流水的最前端掷去,名为“打水脑壳”。老人们则争舀“头水”祭神,认为这样可以消灾得福。都江堰放水仪式举行后,主祭官必须立即坐轿或乘坐车马,飞奔成都,赶在“水头”前到达,据说若落在水头之后,当年便有江水不够用之危险。清代诗人山春有诗记录都江堰清明放水之盛况:“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杩槎频拆处,欢声雷动说耕田。”

今天,都江堰因为坚持了一岁一修和清明放水的制度,其灌溉面积已从最初的数十万亩达到了现在的1130万亩,为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资阳、遂宁等7市40个县(市、区)2500万人口提供了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及其他综合用水。随着春水的滋润与灌溉,一幅“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天府之地徐徐展开。而在清明这一天举行的都江堰放水节,也成为都江堰灌区最隆重热闹的节日,其盛况不亚于春节。

“东流不尽秦时水,西望长陪太守祠。”当年镌刻在都江堰的这副对联,表达了都江堰灌区人民对清明放水的期盼,对蜀郡守李冰的追思和对一江碧波的感恩。

(作者:王国平,系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专家库专家、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田博群】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