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沉浸体验非遗 文化润物无声

时间:2022-04-06 11:19:04 来源:光明日报

沉浸体验非遗 文化润物无声

【热点观察】

日前,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落成开馆暨“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开幕式在京举行。这标志着,在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又新增一处代表国家和首都文化形象、彰显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气象的重要文化地标,同时也预示着广大人民群众喜获一处沉浸式体验非遗的国家级殿堂。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人民群众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度明显提高,走进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非遗工坊等场所动手体验的热情空前高涨。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传承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更多人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何让沉浸体验与文化浸润完美融合?笔者在调查研究中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1 传播:展精美风貌,讲精彩故事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冰墩墩”“雪容融”受到热烈追捧。因为一墩难求、一融难求,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动脑筋,或动手绘制,或手工制作,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墩自由”“融自由”。与此同时,大量非遗传承人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或画、或剪、或雕、或刻、或捏、或绣,用传统工艺呈现各色各样的“冰墩墩”“雪容融”形象,展示非遗风采,讲述非遗故事。

非遗遇上“冰墩墩”“雪容融”,这无疑是一次让非遗走上更大舞台的良机。对于一些关注度相对有限的非遗项目来说,如果能在全民制作“冰墩墩”“雪容融”的秀场上做出亮点、崭露头角,在“命题作文”中展现出独特的精美风貌,其传播效果可想而知。“非遗传承人用两厘米核桃雕冰墩墩”“非遗传承人巧手剪出雪容融”“当冰墩墩遇上山东非遗”……微博上,非遗与“冰墩墩”“雪容融”碰撞的相关词条引人关注,核雕、木雕、剪纸等特色非遗各展风采,非遗借力冬奥“顶流”走上了“破圈”之路。

在新型传播媒介飞速发展的今天,适应和探索新的传播路径至关重要。相关传承人既要被动借力,更要主动发力。在“冰墩墩”“雪容融”火爆之时,推出相关作品,本质上是一种蹭热点的行为,蹭好了事半功倍,蹭不好也无伤大雅。但是借力热点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打造品牌传播项目、开展展示展览活动讲好非遗精彩故事,进而推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具体来说,非遗相关主体不仅要紧跟时代大潮,把握历史机遇,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节日、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原生民歌节、全国非遗曲艺周等重大活动,开展非遗展览、展示和展演活动;还要主动适应媒体融合趋势,利用好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微短剧等各种形式,拓展非遗传播渠道,策划推出体现非遗内容的宣传片、纪录片、公益广告等,促进非遗项目得到更广泛的认知认可。

2 体验:画脸谱勾泥虎,制蜡染打银饰

日前,某女团走进四合院里的非遗博物馆体验非遗文化的视频登上微博热搜。视频中,她们分为两组,分别体验脸谱和泥叫(啸)虎两种非遗项目。基本过程是,先由老师讲解非遗知识,再指导她们进行“创作”。比如脸谱,首先介绍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装造型艺术”,并讲解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黑色脸代表正直、无私、刚正不阿等等,还有红黑白黄几种颜色各自的代表人物,然后再指导她们在绘画中体验脸谱的真正魅力。

这段视频可以说是当前线下非遗体验的一个缩影。从关注非遗到主动了解,再到近距离体验,人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早已从远观发展到了近品的阶段,非遗体验正在成为一种新潮流、新风尚。

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的当下,越来越多的群众以旅游方式频繁走进文化景区和文化场所,参与非遗传承和文化传播,旅游需求从“看热闹”向“看门道”转变。比如在贵州丹寨非遗小镇,游客到此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拍照留念,而更倾向于通过自身的深度体验读懂非遗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走上小镇街头,“混进”壮观的苗族巡街队伍,很难不被那种欢乐的氛围所感染,伴着民族乐器的节奏,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舞动。他们的服饰、头上的银饰,每个都大有学问,只看热闹是不够的。因此不少游客不仅租来盛装融入队伍,还会主动询问服饰、头饰之间的差别,开启探秘之旅。热闹之后,游客还可以走进体验店,画脸谱勾泥虎,制蜡染打银饰,自己动手做非遗宝物,怎么看怎么美,再看看手艺人的成果,对比之下,也会更觉非遗之精妙处。扎染、鸟笼制作、银饰打造、古法造纸等,走进非遗,不仅会发现其美其妙,更会被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所打动,为之流连忘返。真可谓,入眼的是风景,入心的是文化文明。

正因为如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处理好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支持利用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非遗工坊等场所,培育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遗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通过支持非遗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特色小镇,鼓励非遗特色景区发展等带动更多游客在体验中爱上非遗,感受非遗文化的浸润。

3 进校园:特色课程,兴趣起点

当前,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已开设或者正在陆续开设非遗相关课程。非遗进校园正在为非遗的未来铺设光明之路。

推动非遗传播,发展非遗体验,有利于引导社会各界关注非遗,知非遗之美,并知其所以美。而非遗进校园则是培根铸魂的事业,确保非遗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抓手。

经过多年的发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成效显著。一方面有效发挥了非遗传承人的作用,为非遗传承在青少年一代中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逐步解决了学徒难寻、传统工艺无人问津的问题;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非遗特色课程成为学生的兴趣起点。伴随着非遗进校园的日益深入,除了培养兴趣,传承技艺,审美鉴赏、理论分析等也得以发展,非遗进校园逐渐迈向一个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谈到了非遗传承保护,尤其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对非遗进校园提出了更多建设性意见。比如,进一步在制度层面打通、完善并规范、引导非遗进校园的专业路径,在严把“入校关”的前提下,推动非遗丰富孩子们的课后生活、推动非遗进课堂等。他们在摸索中实践,不断推动非遗进校园发挥更大作用。

这也启示我们要从多方面进一步推动非遗进校园。比如,在中小学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乡土教育”课程,鼓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编写非遗教材,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定期开展知家乡、爱故土、懂非遗、传文化的综合性兴趣培养与切实性乡情教育等;再如,在一些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性大学,结合“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的设置与建设,聘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上讲台,并在“民间派”传承人与“学院派”教师的优势互补中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非遗体验快乐满满,非遗文化润物无声。

(作者:韩 旭 刘志中,分别为辽宁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辽宁大学教授) 【编辑:王诗尧】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